网站首页 红色遗迹 查看内容

藏在保定闹市区里的“觉醒”四合院

bdhswh 2022-1-12 09:37 1881人围观 红色遗迹

沿着保定市闹市区的裕华路一路向西,便来到金台驿街,在满是门脸林立的街上,一处清末时期的古式门楼显得不同寻常,这便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典型的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大门座西朝东,原是保定育德中学的大门。样式为青砖、布瓦、黑色木板门的古式门楼。门楣上挂着一方棕底红字匾额,上面用流利的行书写着“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

踏上石阶,穿过门楼,步入满是青砖墁地的四合院。院子中间那座面阔三间的过厅,把一个四合院隔成前后两个部分,过厅的两边与前后院相通。这所小建筑群,规模虽说不大,但严整对称,一水儿的青砖瓦房,楠木色的门窗,清洁明亮。

南北瓦房原是育德中学的教务处所,现已辟为纪念馆的展厅。后院西房的门楣上有一方白色的大理石匾额,上面有“幼云堂”三个金色阴刻楷书大字,这是育德中学的创建人陈幼云先生的祠堂。堂内正面墙上有陈幼云先生的瓷质遗像。遗像下面白色大理石的功德碑上,刻着陈幼云先生的生平事迹。“幼云堂”的西面原是育德中学的校长办公室,现为纪念馆的办公处所。院内松柏苍翠,花木繁茂,碑石矗立,幽静清雅。

步入该馆展厅,“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陈列展”是该馆的基本陈列,该展览是全国唯一一部系统、全面反映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始末的展览。整部展览以图片为主,附以实物和图画,基本陈列共分五个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缘起。主要展示了“留法俭学会”“勤工俭学会”“华法教育会”的建立过程,揭示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辛亥革命前后,在旅法中国人士提倡的巴黎中国豆腐公司工人工余求学、留法俭学以及一战期间旅法华工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第二部分是以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热潮为主题,介绍了在运动发起者们的积极倡导、认真组织以及各地政府和社会贤达的广泛支持下,在全国建立起二十余所留法预备学校的情况。其中包括湖南“新民学会”、天津“觉悟社”、北京“少年中国学会”等进步团体响应留法勤工俭学号召,积极组织会员赴法学习的翔实内容。

第三部分则以留法勤工俭学生在法国的工作、学习和斗争为主。展览用大量的实物及照片展示了近2000名留法勤工俭学生先后抵达法国后,在法国学习、生活、工作的情况以及他们为争取求学权、生存权发起的三次学生运动及所遇到的挫折。

第四部分为旅欧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展示了留法勤工俭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抱着振兴中华的目的,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研究十月革命的经验,考察欧洲各国的社会制度和工人运动,牢固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在蔡和森、赵世炎、周恩来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相继建立,并率先在欧洲实行了国共两党合作,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从此揭开了新篇章。

第五部分详细介绍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历史功绩。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最巨大的功绩是为中国共产党准备了一批最有能力的干部。在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革命家中,有一大批是从参加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起,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有些人在以后的革命岁月里,成长为党和国家杰出的领导人,如: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李富春、李维汉等。此外,还有相当多的人抱着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良好愿望,矢志勤工,含辛茹苦,埋头攻读。学有专长,成为某学科、某领域的专家学者。

该陈列内容翔实丰富,形式朴素大方,真实地再现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始末,赞颂了中法友谊和文化交流,热情讴歌了以蔡和森、赵世炎、周恩来、陈毅、聂荣臻、李富春、李维汉、向警予、蔡畅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这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光辉业绩。

来自: 搜狐网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