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4日,《保定通史》出版座谈会在我校行政楼第二会议室举行。中共保定市委副书记闫继红,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市地方志指导委员会主任马誉峰,中共保定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李国勇,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洪进,我校党委书记胡连利,党委副书记、校长韩会玲,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其国,《保定通史》编写委员会成员、我校原党委书记王军,编写委员会其他成员及编写、审稿专家等50余人参加活动。 市委副书记闫继红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保定通史》的出版发行表示热烈祝贺,向所有参与编写出版的工作者和单位致以衷心感谢。她指出,这是我市迄今为止首部具有开创性、地域性、完整性的通史著作,浓缩了保定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对了解研读保定历史、弘扬保定人文精神、开展国史党史教育、推动城市发展、增强保定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闫继红指出,《保定通史》编纂工作历经数年,几经增删,数易其稿,充分体现了大家对保定的深厚感情,体现了求真求实的学术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坚韧毅力。特别是马誉峰同志坚持亲自审阅文稿,多次召集撰稿人座谈会,提出明确要求,协调解决各种问题,倾注了大量心血。 闫继红强调,要充分认识《保定通史》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全面宣传推广,深入研读学习,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史鉴今,努力续写加快保定事业发展的新篇章;要抓好《保定通史》的研读学习,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通过读史、学史、用史,进一步凝聚起全市上下了解保定、热爱保定、建设保定的磅礴力量,为推动品质生活之城建设增光添彩。 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市地方志指导委员会主任马誉峰在座谈会上深情讲述了《保定通史》背后的故事。他对我校领导对编纂工作的重视、我校教师在数年编纂过程中体现出的奉献精神、专业精神和高度责任感给予高度评价。马誉峰指出,《保定通史》对于保定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出版发行不是终点,而是更好地发掘保定历史、讲好保定故事、传承保定精神的新开端。希望保定学院继续做好保定历史研究,为保定历史文化发展和保定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李国勇主持会议并就深入发掘保定历史文化、着力打造保定文化品牌讲了意见。他充分肯定了《保定通史》编纂出版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对在《保定通史》研究编纂工作中做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表示感谢。李国勇强调,市政府非常重视党史、地方志工作,今后将继续加强对党史、地方志工作的领导,为党史、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动保定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希望保定学院既研究好保定的过去,又扎实做好当下的工作,更为保定的未来谱写新的美丽篇章。 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洪进对《保定通史》的编纂出版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部著作资料全面、视角多元、系统梳理、深入开掘,填补了保定历史研究的空白,其意义不言而喻。 我校党委书记胡连利在致辞中表示,保定学院党委始终把完成好《保定通史》的编纂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作为打造保定文化精品工程的大事要事来办。王军书记亲自指挥,调整加强编纂队伍,新一届班子接续努力、强力推进,诸位专家学者精益求精、孜孜以求,尤其是中国人民大学、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大学等各方大家,对文稿的修改提出了重要意见、给予了关键指导。全市各个方面对本项目给予关注,合作支持,为《保定通史》的出版奠定了坚实基础。 胡连利强调,保定学院将以《保定通史》的出版为基点,把编写工作的成功经验总结好、传承好、发扬好,组织师生学习和研究好文化保定的历史文脉,推动保定地方史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课题、进头脑,把《保定通史》的学习、宣传,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爱党、爱国、爱保定教育结合起来,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定保定文化自信,讲好保定故事,传播保定品质,增强建设保定情怀。全校上下坚决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把“五个保定”“八个高地”建设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目标引领,继续扛起文化保定建设重任,为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品质生活之城做出应有的贡献。 保定市新华书店总经理张永兴表示,新华书店将把《保定通史》的发行作为全年重点工作开展,广泛宣传推介。《保定通史》副总主编、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孙进柱,《保定通史》副总主编、我校文物与博物馆学院院长张莉萍分别介绍了这部著作的编写过程。《保定通史》撰稿人、我校文物与博物馆学院教授彭艳芬代表编写组介绍了参与编写工作的历程和体会。 《保定通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以时为序,多维度载录保定区域自旧石器时代晚期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两万多年底蕴深厚的历史,并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界,分为古代和近现代两卷共4册。其中,古代卷依次为:原始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金时期、元朝时期、明朝时期、清朝时期;近现代卷依次为: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洋务运动时期、义和团运动在保定地区、清末十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面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全书共17章、94节,正文177万余字。该书通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条线索,把有史以来保定市行政区范围内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是保定市迄今为止第一部具有开创性、地域性、完整性的通史著作。 保定通史·序 牛润珍 保定地名,源自元代,寓意“保卫大都,安定天下。”名副其实,由于保定地处冲要,扼守太行东麓南北孔道,左右与榆蓟、晋蒙形势相挽,虎踞燕京门户,京师安危,天下治乱,往往系于保定之得失。唐宋以来,保定为兵家必争,“自唐天宝之季,迄宋靖康之年,清苑(即保定)左右,大抵皆战场矣”(《读史方舆纪要》卷一二《保定府》)。故五代后唐于此置奉化军,天成三年(928年)升为泰州。宋建隆初置保塞军,“保塞之备,比诸边为尤切”(同上)。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改为保州,杨延昭曾任知州并镇守于此。金沿置保州,又称顺天路。蒙古取金中都,发劲卒奔居庸北抚其背,大军出紫荆南扼其喉。保州于两关若左右臂,东西互发,两路合击,一举克中都。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顺天路为保定路,明初为保定府。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曰:“保定肱股郡,脱有不虞,即北平危矣。”首先稳固保定,确保北平安全,这才挥师南下。后于谦守北京,于保定、涞水诸城皆增设重兵,使京师得以保固。明《边防考》曰:“(保定)府居三关(居庸、紫荆、倒马)之中,形势适均,缓急可赖,诚三辅之长城,两边(宣化、大同)之内险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保定府》曰:“府重山西峙,群川东汇。宣府、大同为之屏障,倒马、紫荆为之阻隘,联络表里,翊卫京师,诚重地也。”清自康熙八年(1669年)迁直隶省会于保定,雍正帝委宰辅大臣牧守。有清一代,京师安然。清末外祸,荼毒京师,洋寇亦知保定重要,纵兵南下掠控。民国时期,河北省会一度迁津,然保定之重要地位并未动摇。 保定古为冀州之野,历史悠久,文化遗迹遍布,远古传说流行,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发现了距今2.8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涞水智人骨骼化石、距今1.2至0.9万年的新石器时代徐水南庄头文化遗址,还有易县北福地史前村落遗址、容城上坡遗址等。徐水、易县、涞水、满城一带有关黄帝的传说及文化遗存久远而丰富。唐县、望都等皆因帝尧而得名。先商有易氏耕牧于易水流域,西周所封燕国曾一度迁都临易、燕下都。春秋时,白狄在今定州、唐县一带建鲜虞国、中山国。“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入秦刺杀嬴政,慷慨热血。满城汉墓所展现的西汉文明让世界惊叹。十六国后燕都中山。北魏以来的北岳庙、曲阳石雕,北齐义慈惠石柱,唐龙兴观道德经幢,五代王处直墓壁画,唐宋定瓷、易水砚,宋定州开元寺塔,辽易县三彩大罗汉,元青花瓷器,明西夏文经幢,清直隶总督署及皇帝西陵等。这些古人类化石、史前文明遗址、远古传说、掌故、方国、重大历史事件、古代建筑、雕刻、工艺品、器物等,或发生或流传或保存在保定,都是凝聚中华文明的无价之宝,又是中华传统历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有些重要文物流散在英、美、日等国,一些文物为世界之仅存。 厚重的历史文化孕育出众多人杰,诸如卢植、刘备、张飞、祖逖、祖冲之、郦道元、义净、慧能、许善心、赵匡胤、刘益、王恂、张元素、张柔、刘因、郝天挺、关汉卿、王实甫、杨继盛、孙承宗、孙奇逢、颜元、李塨、李鸿藻、盖叫天、师昌绪等。活动于此者,除传说中的黄帝、炎帝、唐尧外,还有杨延昭、韩琦、苏东坡、元好问等。这些人物都以他们的杰出贡献丰富了中国历史的内涵,甚至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传统文化之习染与地理环境之影响,涵养出淳朴民风。《大明一统志·保定府》综理史料,记其风俗,曰:“轻生而尚义,有荆轲之遗风。”“稍事诗书之业,略无侥竞之风。”“民质朴劲勇,不以浮华为习,而以耕织为生。”淳朴民风孕育了保定人的精神:厚道、正直、诚信、爱家、爱国、勤奋、不畏艰难、积极向上。这也是保定历史文化的特质。正是这样的历史文化特质,使保定为中华文明的进步增添了不竭动力。特别是近代以来,保定在一定时期还分担了北京的某些职能,成为北方次政治中心。而且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贡献尤巨,成为辛亥革命在北方的重要策源地、留法勤工俭学的发祥地、中共党组织重要活动地区,保定二师学潮、高蠡暴动所播下的革命火种影响深远。 抗战全面爆发后,保定又是晋察冀和冀中抗日根据地核心区域,以后又成为解放战争时期的老区,大批干部南下,青壮参军,男女老幼支前,数十万保定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新中国成立后,保定市迈入现代化发展道路,虽经曲折、坎坷,然始终坚持梦想与希望。改革开放以后,一座充满活力与生机的现代新保定屹立于冀中平原。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深层改革释放出巨大发展潜力,现代化城市规模与面貌稳健迈向发达水平,生态文明不断进步,自然环境、社会、经济走上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保定发展的质量总是与本地历史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当历史传统受到重视时,发展质量则高;如果不重视历史传统,发展质量就差。马誉峰同志多年的城市管理经验,于此有深刻的体悟与认识。2009年他到保定工作,鉴于保定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以及保定与北京、天津的关系,于是设想编纂一部《保定通史》。恰逢中国又进入一个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善于历史总结与镜鉴,形成其治国理政新思想。因此,他多次强调编史修志。誉峰同志非常佩服习总书记的远见卓识,并主动自觉地践行总书记的指示,适时大力推动并实施《保定通史》的编纂,各项繁杂事务委托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协调,聘请保定学院文博学院专家学者们执笔。2013年誉峰同志担任保定市市长,亲自主持《保定通史》纂修,召开编写座谈会,强调质量意识,确立编纂宗旨与目标。为保障质量,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联系省内外专家审阅书稿,指导撰写。寒暑七载,终于功竣书成。 在《保定通史》纂修过程中,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尤其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又为保定市提供了空前巨变的绝佳机遇。如何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使保定尽快缩小与北京、天津的差距,实现保与京、津同步发展,解决地区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保定必须首先弄清楚自己的历史地位与定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主观能动性,奋起直追、努力拼搏。这就需要认真总结保定的历史,从历史中找出奋进的思路、思想与精神,为保定科学地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依据和支撑。“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由史以通大道,由大道以通科学发展。《保定通史》成书,恰逢其时。这部书对于认识保定、发展保定各项事业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同时对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诸如雄安新区历史文化资源普查与周边环境保护及规划,也将发挥应有的参考作用。再者,地方史志编纂原本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优秀传统,同时也是世界各主要文明国家如欧洲的英国、东亚的日本、韩国等国的文化传统,《保定通史》的编纂与出版,也可视为是继承、弘扬中外文明传统的一项成果。 《保定通史》纂修,我亦有幸参与其中,阅读初稿,两次到保定与撰写专家们座谈,并就书稿与誉峰主任多次请教讨论。书成之后,即将出版,誉峰主任嘱我撰一序文,故谨将自己学习保定历史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作些整理,权作序言吧。我也是河北人,能为河北文化建设尽心尽力,既是责任,又是荣幸。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保定通史·后记 《保定通史》(以下简称《通史》)的编写工作启动于2012年春天,是在时任中共保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誉峰的倡导下开展的。其编写起因是,保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人类文明产生较早的地区之一,有悠久的历史文明,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丰富而珍贵的文物遗存,有灿若星河的优秀人物。其编写目的是,通过编写通史,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弘扬人文精神;使保定人更有归属感和自豪感,为建设保定自觉作出更大的贡献;为外界更全面地了解、研究和认识保定,提供权威的地方历史读物,进一步提升保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古为今用,打好文化建设的基础,为推动保定的现实和未来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编写《通史》是系统梳理、记述、阐释和研究保定历史、填补保定历史空白的一项大型文化工程。为此成立了由市政府有关领导挂帅的编写委员会,下设编辑部,设在市地方志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编写工作。鉴于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不仅史实记述要清楚、系统,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学术性,靠地方志办公室自身的力量难以完成,为此经过慎重选择,最终确定以保定学院历史系(后更名文物与博物馆学院)教师为主承担撰稿工作,并确定为校地合作的横向研究课题。经过短时间的筹备,拟定了编写方案,确定采用分卷编著的方式,按中国历史分期,结合保定的地域特点分两卷编著,古代卷记述和研究先秦至1840年保定古代历史;近现代卷记述和研究1840年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余年保定近现代历史。每卷都按历史分期,结合保定历史实际列出章节。每卷约90万字。完稿时间定为2014年。 撰稿人员确定后,经过座谈交流,即开始撰稿工作。由于没有经验,对于撰写《通史》的难度和工作量均估计不足,因此初期撰稿人员力量明显不足,到2014年不仅没能拿出达到出版水平的文稿,初稿也没有完成。为此保定学院加强了撰稿的组织工作,对撰稿人员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补充和调整,并对编写方案进行细化,拟定了编写细则,统一撰稿思路,提高文稿质量,加快撰稿进度。同时为把住文稿的质量关,经请示市政府领导同意,聘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牛润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孙继民为学术顾问,河北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志琴、副教授顾乃武为特约审稿。到2016年1月,完成通史初稿的撰写,呈送保定市人民政府市长、《通史》编委会主任马誉峰审阅,同时送交学术顾问,特约审稿也介入审稿。 马誉峰市长利用春节假期认真审阅了书稿。2016年3月1日,马誉峰主持召开《通史》编写人员座谈会,与《通史》撰稿人员进行座谈,安排《通史》初稿的修改工作。马誉峰认为,看过文稿后,总体感觉这部书的基本框架搭起来了,把保定历史的发展脉络基本上理清楚了,思路是对的。同时指出:大家能够参与《通史》的撰写和研究工作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份责任和难得的机遇。现在,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保定市的发展又进入了新阶段。保定与京、津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有着共生共长的关系,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同根、民风同源,理清这种关系,对于保定融入京津、发挥好保定富有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作用、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使保定担当起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排头兵有着重要意义,所以编写《通史》更显得十分必要,同时也对这部书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通史》的修改工作,马誉峰提出:一是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要保证《通史》的高质量,还需要付出努力。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脉络要清,史实要准,文字要精,通篇要恢宏大气。在文字上现有文稿还需要再下一番工夫精雕细琢,既要能够准确地表达内容,又要通俗易懂,文词雅训,让人读起来既从中学习了解到保定的历史,获得历史知识,又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在修改过程中要注意宏观把握和特色事物的恰当体现,把保定的精气神写出来。二是体现史著的学术性。在史料运用上体现研究深度,在论述上一定要紧扣史实,简明扼要,恰如其分,文字高度概括、精炼。司马迁在《史记》中用绝大部分笔墨来记述史实,每篇后面都有个“太史公曰”,用简短的文字阐述作者对历史事件及人物的评价、看法,体现了司马迁的史学观、价值观。三是明确完成时间。实现预期目标必须要有时间点,要辩证处理进度与质量的关系。总体原则是时间服从质量,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一定要抓进度,各位老师要集中一段时间对文稿进行一次深加工,尽快拿出达到出版水平的通史稿来。四是做好保障工作。编写《通史》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写作者投入精力去写作和研究,也需要必要的保障工作,保定学院要保障修改工作顺利进行,给予必要的时间,创造必要的条件。方志办要做好沟通和服务工作。 这次座谈会对加快《通史》编写进度、提高文稿的质量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保定学院进一步加强了撰稿的组织工作。此后,邀请《通史》学术顾问牛润珍、孙继民相继到保定与撰稿人员座谈指导,提出修改意见。特约审稿刘志琴、顾乃武等也提出修改意见,并动笔进行修改。几经修改完善,到2018年1月打印出样稿,再呈马誉峰同志审阅,同时聘请著名作家冉淮舟为《通史》特约编审,由他通览文稿,进行修改。这一稿,马誉峰同志阅后,给予了肯定,认为比上一稿有全方位的提高,基本把保定的历史梳理清楚了,写出了保定的特点。2018年8月,又请牛润珍先生到保定对撰稿工作进行指导,与部分撰稿人就体例、文风、重点记述对象、历史分期等进行了座谈交流。 此后,撰稿人员又进一步对文稿精细打磨,在分期上作了个别调整,将各章的大事年表统一调整到卷后。使各章内容更加连贯。到2019年10月基本完成撰稿工作,送交出版社审稿,进入出版印刷阶段。《通史》样书印出后,又送有关专家和审稿人员审读。马誉峰主任又对全书逐章逐句进行了审阅,并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时间又过去了一年,到2020年年底,历时8年的这部书稿终于付梓。 《通史》按历史分期分成古代和近现代两卷,各卷分章编著。其中古代卷分9章,依次为:第一章原始时期,撰稿人彭艳芬;第二章夏商周时期,撰稿人彭艳芬、石冬梅、李新;第三章秦汉时期,撰稿人魏隽如;第四章魏晋北朝时期,撰稿人汤倩;第五章隋唐五代时期,撰稿人顾乃武、艾换平;第六章辽宋金时期,撰稿人李新、顾乃武;第七章元朝时期(含大蒙古帝国时期),撰稿人王瑞蕾;第八章明朝时期,撰稿人张静彦;第九章清朝时期(1840年前),撰稿人赵云耕、顾乃武。近现代卷分8章,依次为:第一章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撰稿人周俊红;第二章洋务运动时期,撰稿人赵颖霞;第三章义和团运动在保定地区,撰稿人郑亚红;第四章清末十年,撰稿人周俊红;第五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撰稿人阎晓雪;第六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撰稿人阎晓雪;第七章全面抗日战争时期,撰稿人李京龙、张莉萍;第八章解放战争时期,撰稿人张照青。确定分4册印刷出版,其中古代卷分上、下两册,近现代卷分上、下两册。 魏隽如负责前期撰稿人员组织协调和编写大纲及篇目制定等工作;张莉萍负责后期撰稿人员调整、补充,篇目的修订,统稿和组织协调工作;孙进柱负责编辑部的日常工作,主要负责协调组织、篇目制定和统稿,撰写综述,审稿专家的联络、聘任等工作。 《通史》的编著得到各方面的肯定和支持。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将地方史编写纳入地方志工作范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有关领导认为保定市组织开展地方史的编写,对地方文化建设和地方志事业的健康发展必将起到促进作用,省地方志办公室也对保定市编写《通史》提出表扬。市有关领导对《通史》的编写给予了关注和支持,特别是马誉峰同志,从任中共保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时倡导编写《通史》,到任中共保定市委副书记,市委副书记、市长时亲自审阅文稿,召集撰稿人座谈会,就提高质量提出明确要求,协调解决编写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地方志指导委员会主任后,又对修改后的文稿予以审阅,对进一步修改完善和出版印刷提出指导意见,为《通史》的编写倾注了大量心血。时任保定学院党委书记王军、校长胡连利对《通史》的编写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为《通史》编写工作抽调人力、物力,提供各种有利条件。《通史》学术顾问牛润珍、孙继民,对文稿的编写进行了悉心指导,牛润珍并为《通史》撰写序言。特约编审冉淮舟,对文稿进行了通审。特约审稿顾乃武、石冬梅、赵颖霞、刘志琴都予以审稿并进行修改。保定市文化局原局长王福友也受马誉峰同志委托,组织相关专家对文稿进行了认真审阅,并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河北大学吕志毅、刘宝辰、傅德元三位教授也对编写大纲及篇目提出了修改建议。 保定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院为《通史》的编写做了大量组织工作,编写人员几年来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市地方志办公室参与编校人员认真负责,相关人员给予了热情帮助。《通史》的编写也得到中共保定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档案局、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等相关单位的鼎力支持。在编写过程中运用了大量市内外史志书刊资料,吸纳了相关文史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说,《通史》是经众手、集众智、纳众材的成果,在保定市文化建设、史志事业发展和研究上占有重要位置,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此,向所有参与《通史》编写工作的人员,对《通史》编写给予支持和关注的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各界热心人士、有关单位,表示衷心感谢。 编写《通史》是一项开创性工作,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书稿肯定还存在许多缺憾乃至错误,或叙述失当之处。诚请读者提出真知灼见,以便在修订时弥补缺憾、改正错误,进一步提高《通史》的学术品位。 保定通史编写委员会 2020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