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翰墨书香 查看内容

【近代名人墨迹】浩然:中国文坛的高产作家

bdhswh 2022-2-14 13:50 4087人围观 翰墨书香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文坛万马齐喑,唯有一位作家的小说《艳阳天》、《金光大道》等成为当时贫瘠土地上的精神食粮,深受读者、特别是农民读者的喜爱,他的小说也使人们在压抑的社会氛围中寻求到了一丝乐观主义。这位作家就是一生出版各类作品80余种、总字数超过1300万、被称为中国文坛最高产作家的浩然。

浩然少时读过三年小学。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起从事共青团工作,当过8年村、区、县基层干部,22岁时发表短篇小说《两千块砖》和《探望》。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喜鹊登枝》、《苹果要熟了》、《珍珠》、《蜜月》、《杏花雨》、《老支书的传闻》、《彩霞集》和散文集《北京街头》,1965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艳阳天》(3卷本),并被改成同名电影;1972年,又出版了另一部长篇小说《金光大道》,此后发表了中、短篇小说《西河儿女》和《白花川》等。

1976年后,浩然离开北京去河北省三河市任文联主席,创作了长篇小说《米陈》、《乐土》和《苍生》,被称为“乡俗三部曲”,获中国大众文学奖。其作品被译成日、法等国文字出版。他还出版了《幼苗集》、《机灵鬼》等多种儿童文学集。图1是一通浩然致作家叶延滨的信札,谈的就是其儿童文学作品出版的事:


 

延滨同志:

近好!

因我在乡间养病,您寄到北京作协的打字信刚刚转到手里,迟复了,是否影响了你们的工作?

关于《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作家成名作》一书选入我作品《大肚子蝈蝈》一事,我没有异议。唯排印时请用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年或1988版本的稿子。因这两版稿子我都做了校订。如需要我提供稿子,请来信。

《大肚子蝈蝈》初稿发表在1964年5月第四期《儿童文学》上。

我写字还有些困难,恕不多写。

握手

 

浩然

一九九三年一月十四日

 

浩然的这通两页信札用毛笔写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专用信笺上,小楷字体,工整而流畅,精美而随意,作家书法的特点突出,尤其是作家独特的落款,名字与日期平行,尽显作家的签名风格。“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于1979年10月召开,浩然作为文学界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1976年后,由于受“四人帮”的影响,浩然受到审查,并被解除了职务。最后,有关方面作出了如下结论:浩然不是帮派分子,在“文革”中摔了跤,但没有完全陷进去。有关人士肯定他说:没有借此踹别人,还能把握住自己,是个好人。据当时同在北京作协共事的著名作家杨沫回忆:“文革”中在炮轰《青春之歌》最凶猛的时刻,浩然挺身而出,为杨沫说话,浩然对人说:杨沫历史上政治上都没有问题。当造反派要揪斗杨沫时,浩然出面拦阻,使造反派没有得逞。杨沫感叹道:浩然为我担着风险和正在势头上的郭开(造反派)斗争。在危急关头,他甚至还对我女儿说过准备牺牲的话,这种患难之交,我是永远不会忘的。

正是浩然的保护,才使杨沫免遭批斗,这在全国知名作家中是不多见的。

浩然半个多世纪的写作生涯始终以“写农民、给农民写”为创作宗旨,从《艳阳天》到《金光大道》再到《苍生》,他紧随时代的步伐,以乡土作家特有的质朴写下了记录时代风云的史诗般的作品,塑造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中国新时代农民形象。他的作品对土地、对农村、对农民饱含感情,是当代描写农村、农民的一流作品,也是一个时代的绝唱。

图2是浩然送给时任河北省省长岳岐峰的小说《苍生》签名本。硬笔竖书:


 

岳岐峰同志指正

浩然  一九八八年七月十五日  三河

 

浩然的晚年是在河北省三河市度过的,并在那里完成了3卷本自传体小说《乐土》、《活泉》和《圆梦》。创办了《苍生文集》季刊。浩然还在三河市推进他所提倡的“文艺绿化”工程,筹建了县文联,培养和扶持农村业余作家和文学新人,在贫瘠的土壤上播撒下绿色的文化种子。

他用自己一生的创作践行了“深入一辈子农村、写一辈子农民、给农民当一辈子代言人”的誓言。

浩然的主要作品被译成多种少数民族文字,在日本、法国等国家翻译出版。有人说,浩然的作品是我国当代农村特别是北方农村社会主义巨大变革的历史记录,是有关农村的一部形象的政治经济学。1992年,浩然获英国剑桥世界传记中心世界名人“二十世纪成就奖”;

1999年,《艳阳天》位列香港《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行榜第43名。加拿大的嘉陵转述马森的文章说:“就凭《艳阳天》的成绩,也未尝不可以获得一项诺贝尔文学奖。”2005年12月,中国文史出版社隆重推出18卷本《浩然全集》,共1000多万字。又有人说,《浩然全集》的出版,为政论家、经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提供了研究中国农村土地改革前后的风云变幻和农业合作化那段历史的宝贵资料。

 

浩然(1933-2008),原名梁金广,笔名白雪、盘山。祖籍河北宝坻(今天津市宝坻区),生于河北唐山。少时读了三年小学。22岁时发表短篇小说《两千块砖》和《探望》。1954年后任《河北日报》、《友好报》(俄文)记者,《红旗》杂志编辑。后在北京市文联专事创作,历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主席,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文学》主编,全国作协理事,河北省三河市文联主席等职。著有长篇小说《艳阳天》、《金光大道》和《苍生》等。

 

(选自《流淌的人文情怀——近现代名人墨记》,李勇、闫巍著,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